为爱心班紧急筹款活动取得初步成果

作者:未知浏览数:94 

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,爱心班筹款难度加大,有3个爱心班的经费仅能维持到2009年10月,面临解散的危险。145个孩子马上就要离开学校,回到朝不保夕、饥肠辘辘、衣衫褴褛的生活中去。为此,中心针对爱心班的筹款问题连续召开三次专题会议,认清我们面临的困难,总结以往筹款经验,商讨出了推广“一对一”助养模式,寻找长期捐助者的办法,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。

10月22日至10月25日,儿童项目官员和西昌学院志愿者分三个小组前往美姑,喜德,越西三个爱心班补充整理孩子的档案资料,撰写个案故事。连夜将儿童资料上网,充实儿童救助专栏。同时,草拟了《为救助145名彝族孤儿紧急筹款呼吁书》,从11月1日开始,在各大网站上发布。

         

西昌学院志愿者到爱心班采集资料时与孩子的合影


呼吁书发布以后,引起了社会的积极反响,爱心人士纷纷来电或发邮件询问情况,表示资助意愿。确定资助对象以后,大多数人很快就把善款汇到了爱心班的专用帐户上。截止12月10日,已经有92名孩子被资助,到帐资金137327.00元。

在发动爱心人士捐助的过程中,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。中国传媒大学的西班牙教师莫妮卡女士,不仅自己救助了一个孩子,还动员其家人和朋友陆续资助了13名孩子,并寄来了奶粉和过冬衣物。现在,她正在把凉山儿童救助资料翻译成西班牙文,准备在圣诞节期间在西班牙筹款,争取救助更多的孩子。

香港乐施会的刘源博士在收到呼吁书以后,马上表现自己要资助一个,随即开始发动自己的同事、朋友和LEAD-11期的同学。并发来许多邮件,为筹款活动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。到目前为止,在刘源博士的宣传动员和牵线搭桥下,有30个孩子获得了资助。

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50余名研究生联合救助了3名孩子。

与此同时,中心名誉理事代黎艳女士也在广州积极行动起来,耐心说服自己的朋友和广东CIQ的同事,一共资助了13名。还给孩子们捐了衣物和东莞特色食品。另外,壳牌公司的毕蕾女士和她的同事们在答应救助7个孩子以后,又决定动用壳牌公司志愿者协会的3万元资金,再助养15名孩子,并为三个爱心班的每个孩子都购买了过冬棉鞋和袜子。



11月10日,世界儿童基金会中国区项目总监林春雷先生抵达我中心,驱车看望了喜德爱心班和越西爱心班的孩子。林先生给孩子们带去了营养大米,他还以个人名义资助了4名孩子,并代表世界儿童基金会给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儿童项目捐款32000元,用于爱心班的临时紧急开支。

还有许许多多爱心人士的善举,不胜枚举。